1.什么是鼠疫?
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发病急、传染性强、病死率高的烈性传染病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》将鼠疫列为甲类传染病。
2.鼠疫的主要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是什么?
感染鼠疫菌的鼠类(包括旱獭)、野兔、狐狸、狼、狗、猫、黄羊等动物,是鼠疫的主要动物传染源,也称疫源动物。鼠疫还可通过肺鼠疫患者传染给人。
日常生产生活中,鼠疫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:一是经跳蚤叮咬传播。跳蚤叮咬鼠疫患者或感染鼠疫的动物后,再叮咬人,可致人感染疫情。二是经直接接触传播。人们在捕猎、宰杀、处理感染鼠疫的动物时,鼠疫菌可通过人们皮肤上的伤口(包括非常细小的伤口)进入人体,致人感染。三是经飞沫传播。肺鼠疫患者或动物通过呼吸、咳嗽将鼠疫菌排入周围空气中,导致肺鼠疫传播。
3.哪些行为会增加感染鼠疫的风险?
人们对鼠疫没有天然免疫力,如有以下行为,可增加感染鼠疫的风险:
(1)捕猎疫源动物;
(2)剥食、处理疫源动物;
(3)携带疫源动物及产品;
(4)在鼠疫疫源地,接触病死鼠类(包括旱獭)、野兔、狐狸、狗、猫、黄羊等动物;
(5)在鼠疫疫源地的鼠类(包括旱獭)、野兔等动物洞穴边休憩,或挖刨动物洞穴;
(6)在没有做个人防护的情况下,与肺鼠疫患者密切接触。
4.去鼠疫疫源地旅游要注意哪些?
(1)不捕猎疫源动物;
(2)不剥食、处理疫源动物;
(3)不携带疫源动物及产品;
(4)不接触病、死鼠类(包括旱獭)、野兔、狐狸、狼、狗、猫等动物;
(5)不在鼠疫疫源地的鼠类(包括旱獭)、野兔等动物洞穴边休憩,或挖刨动物洞穴。